(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贴息工具是今年财政政策的一大预期差。从2023 年财政预算草案来看,今年的狭义实际赤字率有所下滑,新增专项债限额增幅不大,财政空间相对受限。在这一情形下,贴息工具是财政政策发力的重要工具。我们研究发现,贴息工具对于财政资金的占用率明显较低,支出力度存在较大提升空间。此外,财政贴息撬动信贷增长的能力强,能够有效串联各项宏观政策,与今年“加力提效”的财政基调高度契合。
信用扩张逻辑一:贴息政策力度较强,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方向明确,符合国家长期规划,无须担忧政策持续性。今年的贴息工具,不仅有全国统一性的,包括创业担保贷款、民族民贸贷款贴息、支农和扶贫贷款贴息等,民生支出力度继续加大。也有地方专属性的,政策受众面广,尤其是信息服务、装备制造、人工智能、新能源、医药健康、集成电路、技术改造等先进制造业领域,财政贴息支持力度足。这一特征符合中国经济转型高质量发展的思路,有关政策或有进一步加码的可能。
信用扩张逻辑二:央行超预期降准,经济内生动能处于复苏通道,为信贷持续强势增长扫除了障碍。贴息工具不仅与财政基调相契合,也恰好匹配货币政策“精准有力”的要求。央行降准有助于对冲信贷增长、居民超额储蓄推高存款、政府债发行等造成的流动性缺口,为信贷持续强势增长创造条件。从经济内生动能的角度来看,当前经济修复成色较好,下半年可能出现设备更新周期和库存周期共振向上的局面,均有助于推动实体融资需求扩张。
信用扩张对资产配置的指示意义。对于股市而言,信用大扩张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助推企业基本面改善。我们判断企业中长贷增速仍有上升空间,是引领信用进一步扩张的关键抓手。历史经验显示,企业中长贷增速回升期,股市一般表现较好。对于债市而言,在央行基础货币供给、机构配债需求回暖等因素的支撑下,短期内收益率或仍存下行空间。二季度起,随着宽信用进一步强化、居民储蓄意愿松动,收益率大方向或转为上行。
风险因素:国内政策推出不及预期,美欧经济衰退等。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