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2》不是续集,而是前传。
它的故事,设定在太阳危机的初期。
(资料图)
不同于《流浪地球1》,《流浪地球2》有两条故事线。
第一条故事线,说的是面对太阳危机,中国科学家提出一个名叫“移山”的计划,建造数万座行星发动机,带着地球逃离太阳系。
这个移山计划,后来更名为“流浪地球”。
第二条故事线,是一些科学家提出了“数字生命”计划,也就是通过上传记忆,让人类实现赛博永生。
这条故事线,是原著之外的新设定线索。
《流浪地球2》的故事,就是沿着这两条线索在推进。
《流浪地球2》的第一场重头戏,太空电梯。
作为宇宙级高速公路,太空电梯起于地表、直插霄汉,仅仅靠几根纳米材料的线缆作支撑,中间悬挂的就是轿厢。
宇航员坐在轿厢里,从地表直升空间站。
无论轿厢内部,还是宏观外表,它看上去都如此震撼。
用郭帆导演接受采访时的话说就是——
太空电梯存在的首要目的,就是满足观众对于科幻电影的奇观性想象。
很显然,他做到了。
从外表到内部,从宏观到细节,太空电梯体现出来的体量感、工业感和科技感,都让它成了2023年度最具中国科幻电影人想象力的产物。
从科幻类型的历史来说,太空电梯的概念并不是中国人首创。
它最早是被“宇宙航行之父”奥尔科夫斯基提出来的。
关于它的理论设想和完善,则是科幻巨匠阿瑟·克拉克和艾萨克·阿西莫夫的功劳,在他们的科幻小说里,太空电梯不仅仅是科幻奇观的代表,更是想象力的巅峰。
但要强调的是,无论奥尔科夫斯基,还是阿瑟·克拉克或艾萨克·阿西莫夫,对于太空电梯的描述毕竟是文字性的,这个概念,极少以完整的视觉形式,被展现给科幻迷。
因为它到底依靠什么动力往返于天地之间,一直都众说纷纭。
《流浪地球2》却成了第一个全景式展现太空电梯的作品。
为了让这个想法从纸面变成现实,郭帆导演带领主创团队,邀请了几十位科学家,一起来完成这个设定。
他的初衷是: 力求贴近《流浪地球》系列的现实感。
所以在设定时,太空电梯延续的是该系列里行星发动机的设计风格。
据说,在太空电梯的预告片发出来后,有个懂行的观众留言说:“好帅,但是你们垂直起降的气流挡板合得太快了,合上去飞机会栽下去。”
郭帆导演看到后立马请教科学家,得到确认回复后,他当即回复说:“马上改。”
当天晚上,负责这个部分的视效公司就接到了修改方案。
这时候,距离电影上映的时间已经很短了,大家都懵了: 就这一个细节,为什么还要改?
郭帆导演的回答是: “必须让这个世界当中充斥的所有细节,都让观众感觉真实。”
导演郭帆
得益于这种精益求精的心态,《流浪地球2》的视觉效果,才会如此震撼。
但是,震撼并不只是来源于对一个源于外国科幻想象的中国化呈现,更在于叙事技巧上情绪调动。
每次展现太空电梯时,郭帆导演都把它与危险感绑定得十分紧密。
这是一种悬念式的技巧: 每次太空电梯升起时,观众看着它顺着几根线缆从低到高,再看着宇航员由大到小地承受着重力,观影体验时的紧张感,明显大于震颤性。
你看着它,本能地会觉得一阵风都能把它吹倒。
这种危险性的存在,实际上是郭帆导演在为后续剧情做铺垫。
既然要让观众感受到危险的存在,那就一定要用更震撼的体验去放大这种心理体验。
于是就有了“数字计划”支持者,侵入电脑系统后,利用无人机对太空电梯及其基地,展开轰炸的震撼场面。
尤其是太空电梯顶端的空间站,从浓不可见的黑烟里滚滚而下。
说得俗气一点:这场戏里的每一秒,都是纸币在燃烧。
应该说,《流浪地球2》里的很多大场面,都很震撼,比如巨浪来袭、月球陨落、地球被推走等等。
但只有太空电梯,最有资格成为《流浪地球2》的想象力代表。
在一个故事里,所有震撼都来源于真实的情感体验。
这就意味着,它不应该只是视觉的,更应该在情绪上让观众获得代入感。
也就是说,它不能独立于剧情存在。
恰恰相反,想象力应该是为剧情服务的。
太空电梯同样如此。
它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它是电影里两条线索最重要的一次交汇:为阻止“流浪地球计划”,“数字生命计划”的支持者入侵电脑系统,控制了无人机,对太空电梯基地进行了大规模轰炸。
太空电梯的毁灭,让观众意识到这两个派别的分歧。
或者说末日到来时,人类之间的分歧,到底会有多大。
这种分歧的展现,完全依托于《流浪地球2》世界观的架构。
四年前,《流浪地球1》在电影之外,就设定了一个完整的世界观,那是从1997年到2075年近百年的编年史,解释了在“流浪地球”年代,世界该以何种面貌呈现。
它是宏观的,以至于一部电影都没办法完整地反映出整个世界观的真实样貌。
这也是为什么在接受采访时,郭帆导演会说: “那只是一个编年史,对于真正的世界观,它差距太大了。”
《流浪地球1》剧照
到了聚焦于40年左右变化的《流浪地球2》,它就不能再局限于一个框架,而是一定要有丰富翔实的细节来支撑,它才能让观众领略到真实性。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郭帆导演跑到中国科学院,邀请了几十位科学顾问,让他们分别从理论物理、天体物理、地球科学、人工智能、核能、力学和特殊材料、航空航天,以及地球生态环境的角度,去丰富《流浪地球2》的世界观。
应该说,理科性的世界观还好解决。
真正难的地方在于,在末日到来的那段时间里,人类社会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它是人文的、社会的,也是真正能让观众从身而为人的角度,真正走进这部电影的窗口。
在这个距离当下并不遥远的地球上,每天从24小时拉长成60个小时,每天的温差能有40度左右,这让农作物的生长变得极为困难,所以社会资源的倾斜极端两极化,一边是航空科技,一边是农业种植。
这就是为什么,刘培强送的玫瑰花,在《流浪地球2》里显得如此重要。
这也是为什么,刘培强在给儿子削完苹果以后,会自己偷偷地吃下苹果皮。
如果你不理解《流浪地球2》庞大又细微的世界观,你就很难理解到这两个细节到底有多么惊心动魄。
用制片人龚格尔的话说就是: “这场戏如果没有充分的世界观支撑,我们就不知道他该做什么,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我们必须在每一个细节上都实现逻辑自洽。”
世界观的重要性,就是如此。
但这并不是说,《流浪地球2》就是完美无瑕的。
恰恰相反,即便把更多的赞誉和掌声送给它,也得如实承认: 它过分拉长的剧情和时间,和太想在细节上支撑起庞大世界观的操作,让观众产生疲惫感。
说得更直白些就是:《流浪地球2》的节奏出了问题。
这个问题,在太空电梯的部分还不明显,等到中国科学家验证月球能被推动开始,整部电影就开始让人感觉到疲倦。
它的两条故事线都很重要,但这两条故事线相互交叉的时间并不多。
这就意味着,观众不得不在两条故事线上来回跳跃,才能补全整个故事的信息。
它不像《两杆大烟枪》或是《疯狂的石头》,故事开头所有的线索,最终会融合在一处,让观众体验到前边戏份铺垫的妙处。
但对《流浪地球2》来说,因为它太需要让观众在世界观上产生信赖感,就不得不在每条线索里撑出更多的时长和细节。
更糟糕的是,“数字生命计划”和“流浪地球计划”中间的交汇和矛盾,产生实质性勾连的机会并不多。
太空电梯被摧毁算是一个,这也是它为什么在一个桥段里,能让人同时对两条线索产生深刻印象的根本原因。
除了节奏存在问题,《流浪地球》还有一个略显不足的地方:靠次要角色的对话,以及第三方旁白,尤其是提示性字幕,告知观众故事的进展。
本意上,它是为了让观众对故事有个更直观的把控。
实质上,它却降低了观众更加主动和主观的理解力。
而且,这种操作让很多角色,都变成了给观众介绍剧情的讲解员。
最终的结果就是: 《流浪地球2》像一个宣发会上的大型PPT现场。
出问题的节奏,和像PPT的剧情,反过来加剧了《流浪地球2》给人的疲惫感,因为它们非但没有加强观众对剧情的理解,反倒降低了故事的黏度。
希望在《流浪地球3》,郭帆可以规避掉这些原本可以让电影变得更好的问题。
作者丨毛头
所见即所想
编辑丨 毛头 排版丨石页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豆瓣及网络,
若有侵权请主动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