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交完新农合后一年都没生病,是不是算“白交”了?_世界速读

2023-01-21 19:52:14 来源:财新说

面对持续涨价的新农合,农民方面在面对新农合时也产生了顾虑。没有个人账户的储蓄基础下,持续性的缴费意义在哪里?


(资料图片)

身体状况良好,却要承担一部分“非必要费用”,如此行为是不是在使得贫富差距变大?

新农合与城市职工医疗保险的差距

其实从两种保险本质出发,无论是新农合还是城市职工医疗保险,本质都是一种正常的医疗保障措施。

但为什么在报销或是使用过程中存在差距呢?这或也与两类保险的发展有关。

首先是享有城市医疗保险的城市居民,其实主要是因为城市发展利好给到了一定的变相福利,而这些地区在此前尚未城市化前,并没有相关的保障来帮助解决医疗方面的问题。

而新农合的出现,其实也是国家层面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人们在看待新农合时,不妨换一个角度出发,那就是虽然没有个人账户的储蓄功能,但整体的医疗保障范围、医疗报销份额其实都满足了日常的实际需求。

虽然价格方面,许多地区已经从此前的10元上升到了现在的350元,但与此同步的也是更多的报销比例以及保障范围。

而如果依照这样的情况一直发展,那么在后期农村的现代化工程完善,并且经济发展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后,其实新农合也有可能像城市居民的医保一样出现个人账户的储蓄功能。

那么为什么这个差距,不能在一开始就直接解决呢?而是要与发展情况结合呢?

原因方面或许除了经济之外,更多的其实是在于人口方面,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居住在乡村的人口总量为50979万人,人口占比为36.11%。

差距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城市人口的占比过大,同时启用相同水平的医保方式,或许并不能切实的解决人们的实际问题。

除了人口以外,社会生产形式也有所不同,城市职工医保一般由个人以及受雇单位同时缴纳,而新农合的缴纳形式则是由个人以及一定比例的补贴促成。

也就是说,城市医保的个人账户储蓄功能形成,其实是一种资金的保护形式,如果人口总占比达到7成的城市居民没有个人账户的储蓄功能,那么受雇单位缴纳的份额或许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掉。

那么每年缴纳一次,每年清零一次的新农合难道不会造成资金的浪费么?且农民群体的收入普遍不高,这样的形式,难道不是平添压力么?

新农合是“非必要费用”么?

一个身体健康的人是否需要购买保险呢?首先,我们应该给保险一个定义,其实保险这样的机制主要作用是应对非预期的情况产生,也就是人们谈之色变的意外。

并且在意外发生后,各类保险其实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在解决当下的经济问题时,保险也使得人们处理问题时更有底气。

而新农合其实也是保险品类中的一员,虽然农村居民在缴纳后会面临年年清零的结果,导致不少人认为缴纳新农合是一种非必要的支出。

但从保险的逻辑出发,其实保险更重要的意义是给未来可能性事件提供一种支撑,并不是直接去解决当下的实际问题。

且在新农合的发展中,对于老慢性病也在逐年提升作用价值,这也表明持续性的缴费存在一定的实际意义,人们之所以会认为行为不存在过多的必要性,或许也是一种对于可能性事件突发的忽略。

但是,在缴纳的时候,或许人们也要注意一个情况,那就是在这里实际上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如果已经不再从事农业生产,而是进入到了正规单位(非临时工状态)之后,人们其实是可以不再缴纳新农合,使用更为全面的城市职工医保或也是更好的选择。

结语

发展中,经济、产业、福利体系的建设都在不断的完善,虽然新农合在短时间内不会有建立个人储蓄账户的可能。

但在时间的推移中,其实个人账户也是有很大可能产生的。而在新农合的个人储蓄账户落成后,也就表明,我国的农村地区基本转移为现代化农村或是城市了。

在经济的发展之后,新农合只会随着发展越来越好,而在当下,如果无法找到与新农合类似的保险产品时,其实人们也没有必要选择放弃缴纳,所谓的“白缴”其实也并不存在,新农合费用的流失,在另一个层面上其实也是一种收益。

标签: 医疗保险 个人储蓄 实际问题

推荐阅读>